安全帽改裝管不到消費者 標檢局邀交通部修法
路上常見民眾在安全帽上加裝「攝影功能」的 3C 產品或「竹蜻蜓」等裝飾品,經濟部標檢局表示,安全帽的外裝物容易在碰撞時勾住異物,使受傷風險大增,標檢局近期將邀集交通部討論安全帽改裝管理規範。
標檢局第二組副組長邱美珠表示,安全帽是應施檢驗商品,市售安全帽都須經檢驗符合規定,不過近年發現民眾常在安全帽上加裝 3C 電子或裝飾品等,按照規定不得超出 5mm,是要讓安全帽表面光滑,避免摔車碰撞勾到異物,反而受傷。
標檢局表示,安全帽上加裝 3C 電子或裝飾品等不得超出 5mm,否則安全帽會喪失安全性,呼籲民眾勿私自加裝。(標檢局提供)
邱美珠指出,安全帽加裝 3C 電子或裝飾品多是消費者自行加裝,《商品檢驗法》僅能針對安全帽的進口商或生產業者規範,無法對消費者管理,因此標檢局預定在 8 月初邀集交通部研商討論從消費者端也納管。
標檢局也提醒,經銷商如果提供安裝或改裝,致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有違反消費者保護法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另外,安全帽還有內裝藍牙耳機等 3C 產品問題,標檢局發現有「藍牙影音播放」的安全帽透過「鋰電池」供應電源,但安全帽若長時間在外曝曬會有有起火、爆炸疑慮,更可能在車禍時有異物穿刺鋰電池造成安全危害,標檢局已預告「多功能安全帽」相關檢驗規定,像是鋰電池嵌裝位置須避開易受衝擊區域,預計 8 月將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