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汽車頻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操控不再是賣點?熱門掀背紛紛回歸後扭力樑懸吊設計

2018/04/15 17:51 文/記者張振群    圖片來源/各車廠

扭力樑(或稱拖曳臂)由於耐用且結構簡單,加上佔用空間小成為平價或入門車款的主流後懸吊系統設計。但後扭力樑懸吊並不利於操控訴求的車型定位,若想要追求更高的駕駛樂趣,後多連桿懸吊設計才有辦法體現駕馭本質。只是近年陸續發表的熱門掀背車,卻紛紛重回後扭力樑懸吊的結構配置。

後扭力樑懸吊系統結構簡單且耐用,但非操控訴求車輛首選。不過近期發表的熱銷掀背車,卻紛紛回歸後扭力樑的懸吊系統設計。

Volkswagen Golf

2012 年法國巴黎車展問世的第 7 代 Volkswagen Golf,算是 C-Segment 掀背車中最早回復後扭力樑懸吊設計的車款。針對入門車型如 1.2 TSI(現為 1.0 TSI)、1.6 TDI 兩種動力,採用後扭力樑加防傾桿的設計,動力較大的車型則改用後多連桿懸吊系統。

早在 2012 年 Volkswagen Golf 就採兩種後懸吊設計(扭力樑與多連桿),區分入門與進階動力車型。

Mercedes-Benz A-Class

年初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發表的全新第四代賓士 A-Class,與上代不同的是這次在動力較入門的車型如 A 200 和 A 180 d 等車,也改採後扭力樑搭配防傾桿的設計。若有操控需求的車型如 A 250 或有選配 4MATIC 四輪傳動的車型,才會用上四連桿後懸吊系統。

全新發表的第四代賓士 A-Class,也順應趨勢採扭力樑與四連桿兩種不同後懸吊系統。

Ford Focus

才剛在中國、德國同步發表的全新第四代 Ford Focus,不僅採用最新的 C2 底盤平台打造,同時在後懸吊系統方面也採用兩種設定。針對動力入門車型 1.0 EcoBoost 或 1.5 EcoBlue,也改用扭力樑懸吊系統,並強調使用源自 Fiesta ST 的矢量導引彈簧技術,可維持靈活的操控表現。

Ford Focus 針對入門動力車型使用後扭力樑懸吊系統,並導入 Fiesta ST 的矢量導引彈簧技術。

Mazda3

強調操控樂趣並以「人馬一體」為最大駕駛體驗的 Mazda3,是許多媒體一致肯定的平價運動車款。不過外媒日前參加 Skyactiv-X 引擎體驗活動時得知,全新第四代 Mazda3 將會改用後扭力樑懸吊設計,會不會就此失去 Mazda 產品在操控訴求上的初衷,就有待未來新車發表後驗證。

即將大改款的 Mazda3,外媒也披露,後懸吊將改為扭力樑設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關鍵字

相關文章
編輯精選
看更多!加入汽車頻道粉絲團
網友回應

任選二部比較(限8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