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汽車頻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時尚大道】零百加速4秒內完成 盤點台灣市場最速電動車

2024/05/17 05:44 文/記者蘇銘翰/專題報導

電動車自問世以來,最引人矚目的便是以電動馬達與鋰電池驅動帶來的驚人加速性能,更是屢屢在直線加速競爭中擊敗知名超跑。因電動車達成高性能的門檻遠低於燃油車款,也打破過去性能與車價成正比的觀念,不僅讓入手門檻降低,就連非豪華品牌也有零百加速4秒內完成的車款,因此在台灣能買到加速性能最強的10款車品牌也相當多元。

Tesla Model S Plaid/Tesla Model X Plaid  被封印的極速猛獸

電動車龍頭Tesla旗下Model S與Model X自推出以來,便以驚人的加速性能震撼全球,2021年小改款後更是新增Plaid性能車型,搭載三具電動馬達搭配四輪驅動系統,最大馬力達到1,020匹水準,再加上高扭力輸出特性,使得Model S Plaid加速破百只需2.1秒;Model X Plaid雖有較大較高的車身設定,也僅2.6秒便可完成零百加速,兩者都是目前台灣馬力最大、加速最快的車款。

但也因這兩款車的性能太過凶猛,Tesla不但將輪胎、煞車卡鉗、碟盤、煞車油全都升級以確保能煞住如此性能猛獸,更出於安全考量將高達322km/h的極速「封印」起來,只有透過Track Package賽道套件強化制動系統才能夠完整解封極致性能。Model S Plaid售價344.99萬元、Model X Plaid則為354.99萬元,賽道套件需加價64.5萬元。

Model S Plaid加速破百只需2.1秒,是如今國內性能最強電動車。

Model X Plaid車身寬大導致加速性能受影響,但也有2.6秒加速破百的水準。

Porsche Taycan Turbo GT /Porsche Taycan Turbo S  刷新賽道紀錄

以外型、品牌定位、操控與性能等多方面來看,Porsche Taycan絕對名列前茅,最新性能頂規Turbo GT不但擁有2.3秒完成零百加速的實力,搭配Weissach套件的輕量化車型更能將時間縮短至2.2秒,更於紐柏林北環賽道上,以7分07秒55成績刷新量產電動車單圈紀錄。Taycan Turbo GT今年3月台灣與海外同步導入販售,不分車型售價均為1,048萬。

因Turbo GT問世而退下車系最強寶座的Taycan Turbo S,結合超增壓(Overboost)功率與彈射起步功能,可輸出動力高達761匹,極速可達260km/h,零百加速僅需2.8秒,售價880萬元;海外已經推出小改款,預計下半年導入台灣,屆時Turbo S的性能會進一步增強。

Porsche Taycan性能旗艦Turbo GT一經推出便在紐柏林賽道創紀錄。

Porsche Taycan Turbo S海外已推出小改款,性能更加進化,國內也已確認今年導入。

Audi RS e-tron GT 較易入手的兄弟車款

Audi與Porsche同為福斯集團旗下車廠,e-tron GT便是與Taycan共同開發,兩者可視為雙生車款,其中性能旗艦的RS車型搭載兩具PSM永磁同步馬達,馬達採50:50均衡配重,可輸出598匹馬力。啟動boost模式還暫時讓馬力達到646匹,進而創造出零百加速3.3秒的成績,加上電動化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操控穩定性同樣是箇中翹楚。

針對熱愛性能聲浪的消費者,RS e-tron GT也配有精心打造的跑車聲浪套件。搭載800V電能系統,最高可支援270kW的充電功率,如採用高效DC直流充電,以Audi極速充電站180 kW為例,從5%充到80%僅約23.5分鐘可完成,售價627萬元,相較於兄弟車款更加親民。

身為Taycan的雙生車款,Audi RS e-tron GT外型更具超跑視覺。

RS e-tron GT不僅性能兇猛,更配有電動化quattro系統,操控穩定性出色。

Porsche Macan Turbo Electric  實用性與高性能兼備

Audi與Porsche同為福斯集團旗下車廠,e-tron GT便是與Taycan共同開發,兩者可視為雙生車款,其中性能旗艦的RS車型搭載兩具PSM永磁同步馬達,馬達採50:50均衡配重,可輸出598匹馬力。啟動boost模式還暫時讓馬力達到646匹,進而創造出零百加速3.3秒的成績,加上電動化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操控穩定性同樣是箇中翹楚。

針對熱愛性能聲浪的消費者,RS e-tron GT也配有精心打造的跑車聲浪套件。搭載800V電能系統,最高可支援270kW的充電功率,如採用高效DC直流充電,以Audi極速充電站180 kW為例,從5%充到80%僅約23.5分鐘可完成,售價627萬元,相較於兄弟車款更加親民。

身為Porsche第2款電動車作品,Macan Turbo Electric即使是休旅車也有強悍加速表現。

Macan Turbo Electric搭載全新研發800V的PPE平台,充電速度更快,實用性突出。

Kia EV6 GT  打破價格壁壘

在燃油車時代,要想在300萬元以內找到零百加速3.5秒的車款幾乎不可能,但電動車的出現打破這道價格壁壘。Kia去年11月推出售價273.9萬元的車系性能擔當EV6 GT,以前後雙電動馬達搭配77.4 kWh鋰電池組,可輸出585匹馬力與75.5公斤米扭力,零百加速僅需3.5秒,極速更高達260km/h,如此驚人性能實力相較於Porsche、Audi等豪華車廠都絲毫不遜色。

針對EV6 GT原廠配置RBM動能再生制動系統、ECS跑車化電子懸吊與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賦予優異的制動和操控表現,力求讓加速兇猛的電動車也能享有媲美燃油車的操駕樂趣,同時受惠於雙逆變器的技術,在性能全開的情況下得以實現高達21,000轉的馬達轉速,比起一般電動車擁有更出色的高速延展性。

平價性能電動車王者Kia EV6 GT,零百加速3.5秒成績打破過去天價超跑壟斷的性能領域。

不僅加速性強悍,EV6 GT也強化各項操控表現,在國際上廣受好評。

BMW i7 M70  品牌最速電動車

擔任BMW豪華純電旗艦的i7,其中性能代表M70車型植入BMW第5代eDrive電能動力技術,並且將電動機、電控元件以及齒輪箱等機構整合,搭配無稀土電動馬達,讓雙馬達配置得以輸出660匹馬力、103.5公斤米扭力,即使是i7如此龐然大物也能在3.7秒完成零百加速,是目前BMW旗下純電動車中最快的一款,售價888萬元。

為讓車主可以盡情享受i7 M70 xDrive強悍動力輸出,BMW設計專屬的M款彈射起步功能,可以在不減損抓地力之下,讓i7 M70 xDrive動力完全釋放,搭配M Sport Boost增壓模式,可讓i7 M70 xDrive的扭力提升至112.2公斤米,再加上M款自適應式氣壓懸吊,兼顧i7 M70 xDrive的行路舒適性以及操控穩定性。

BMW身形最龐大、豪華的旗艦電動車i7,受惠於最新電能動力技術,擁有品牌最強的加速表現。

i7 M70 xDrive還配有專屬的M款彈射起步功能與M Sport Boost增壓模式。

Ford Mustang Mach-E GT  售價最親民

同樣是非豪華品牌擁有超強性能的代表之一,Ford Mustang Mach-E GT的售價是排行榜中最親民的249.9萬元,繳出592匹馬力與87.7公斤米扭力,零百加速僅需3.8秒即可完成的超跑等級身手,搭載91kWh增程版續航電池與雙電動馬達,搭配Ford e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提供車輛最佳化的循跡性及穩定性。

Mustang Mach-E GT擁有GT專屬空力套件、Brembo Flexira系列煞車卡鉗以及Pirelli P Zero電動車專屬胎款,讓Mustang Mach-E所承襲的跑車DNA更充份表露。並提供150kW CCS2直流快充規格,可於45分鐘完成10至80%快速充電,日常亦可搭配交流慢充符合車主生活用車所需。

非豪華品牌另一性能代表Ford Mustang Mach-E GT,零百加速僅需3.8秒。

專屬套件加持以及肌肉車血統,使Mustang Mach-E GT駕駛感受相當狂野。

Mercedes-Benz EQS53  首款純電AMG

EQS53是Mercedes-Benz進入純電領域後推出的首款AMG大作,同時也是當前EQ家族性能旗艦,採用AMG專屬電動馬達模組,擁有數量更多的線圈,能夠承受更大的電流,常規輸出達到658匹馬力與950牛頓米,開啟Race Start模式更進一步來到761匹馬力和1,020牛頓米扭力,零百加速成績為3.8秒,售價810萬元。

同時EQS 53標配AMG Performance四輪驅動系統、主動式後軸轉向輔助功能、AMG Ride Control+與Adaptive Damping System的進階跑車化可變阻尼懸吊系統,讓整體操控表現媲美燃油車款,再加上AMG陶瓷複合材質高性能煞車系統、AMG Track Pace賽道駕馭應用程式等選配則進一步提升操駕安全性。

身為Mercedes-Benz進入純電領域後推出的首款AMG大作,EQS53也是品牌如今性能代表。

透過一系列AMG調校與專屬套件,讓EQS53即使性能超強也可操駕自如。

 圖片來源:Audi、Tesla、Porsche、Kia、BMW、Ford、Mercedes-Benz

以上車款價格及規格請依官方公告為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關鍵字

編輯精選
看更多!加入汽車頻道粉絲團
網友回應

任選二部比較(限8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