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市三輪電動車 Lean3 與 Toyota i-Road 有何不同?Lean Mobility 執行長親解釋
台日合作新創微型電動車公司 Lean Mobility,其創辦人暨執行長谷中壯弘先前為 Toyota i-Road 總工程師,Toyota 雖然有進行 i-Road 測試計畫活動,但最終並未量產,反倒是 Lean Mobility 的 Lean3,與 i-Road 相當類似,也引發外界討論。日媒先前就曾訪問過谷中壯弘,他也針對此事進行回應。
Lean 3
日媒《response》報導,曾任 Toyota i-Road 總工程師的谷中壯弘,從 Toyota 退休之後,成立 Lean Mobility,希望實現像 i-Road 這樣的個人移動工具,他表示當時他從 Toyota 退休時,有向 Toyota 高層知會並提出自己的看法,Toyota 認為 Lean3 與 i-Road 是各自獨立的作品,後來也獲得 Toyota 同意,取得 i-Road 相關知識產權的使用許可。
Toyota i-Road
谷中壯弘認為 Lean3 不僅僅是 i-Road 的改進版本,在轉向與驅動佈局是截然不同,i-Road 是由兩個前輪的輪內馬達驅動,後輪轉向;Lean3 則是由兩個前輪轉向,後輪的輪內馬達驅動。
而 i-Road 在測試後,他們也發現雖然後輪轉向帶來的飄移感很有趣,但沒有人能立即習慣它,而且也會增加倒車困難。谷中壯弘表示,因此最後才選擇以兩個前輪進行轉向,除了不會有飄移感外,轉向也更為自然。
Lean3 沿襲 i-Road 的主動傾斜機構,除了根據車速和轉向角度在計算機控制下傾斜車身,Lean3 還增加了線控轉向機構。駕駛時車身傾斜和轉動的感覺會更有駕駛樂趣。
谷中壯弘認為,i-Road 是工程師開發,但不會是客人想購買的產品。反觀 Lean3 這個專案,就是要發展到讓人們認為,我可以購買它並使用它的意願。
Lean Mobility 創辦人暨執行長谷中壯弘
比起 i-Road 沒有空調,也使用手搖窗,Lean3 會配置空調,並採電動車窗設計,更符合多數人可接受的用車習慣。而且 Lean3 無論在車長或車寬上,都比 i-Road 來得更長,對於提升車艙空間,特別是後座,有相當大的助益。
Lean Mobility 日前已籌資達 46 億日圓(約 10 億元台幣),並已開始準備生產都市微型電動車 Lean3,這款車預計明年在台灣上市。
更多試駕影片
成為粉絲,看更多汽車情報->《自由時報汽車頻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