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馬牌輪胎極限測試場揭秘 用無人車、模擬器打造全球標準
身為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馬牌輪胎,在輪胎測試上有一定的標準,馬牌也利用在德國漢諾威發表最新休旅車新胎 UX7 同時,開放媒體參觀位於漢諾威附近的室內跑道測試場 Contidrom,藉此認識馬牌在輪胎測試時,不為人知的過程。
德國漢諾威附近 Wietze 的Contidrom,1967 年啟用。
馬牌在全球共有 4 個測試場地,除了德國漢諾威附近 Wietze 的 Contidrom,另外還有瑞典、美國德州、中國等。漢諾威附近 Wietze 的 Contidrom,在 1967 年啟用,已有近 60 年的歷史,是馬牌輪胎測試的核心要地,並制定全球馬牌輪胎測試的遵循標準,該場地的功能性,就像是台灣的 ARTC 一樣,有高速周回路、測試道等場地。
使用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測試車輛,透過改裝的車架進行移動。
AIBA 室內全自動煞車性能試驗場,有雙車道,乾濕地都可模擬測試。
在 Contidrom 裡,有一座 AIBA 室內全自動煞車性能試驗場,這是使用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測試車輛,車輛本身不會發動,透過改裝的車架進行移動,也因此可以讓測試條件更一致,在乾濕路面上進行高精密度的煞車距離測量。
這是個有著 350 公尺、可變換路面的室內場地,一年可進行 10 萬次的輪胎測試,這個測試的目標是作為進一步縮短煞車距離,提升輪胎安全性能,包括準備發表的 UX7 等亞洲專用胎款,也都在這進行測試,在現場實際觀看測試,車輛可在不同速度下進行測試,由於是在室內,因此當車輛加速過去時,速度感受特別明顯。
AIBA 室內全自動煞車性能試驗場
動態駕駛模擬器,透過270度的4K環繞螢幕搭配以Passat B8為標準的車艙來進行測試。
另一個在 Contidrom 的科技測試配備,就是動態駕駛模擬器,馬牌表示,這組模擬器來自英國,是透過 270 度的 4K 環繞螢幕搭配以福斯(Volkswwagen) Passat B8 為標準的車艙來進行測試,現場參觀時的模擬畫面為德國紐柏林北環賽道,讓測試駕駛員提供了如同實地試驗般的主觀駕駛體驗,就如同在試驗場上測試輪胎一樣,確保輪胎在所有潛在的使用環境、駕駛條件下以及多樣化的路面上接受測試。
透過這些測試,除了減少成本,也縮短輪胎開發時間,得以讓馬牌旗下輪胎具備優異的產品品質,也因此馬牌得以原廠裝備(OE)認證胎部分,獲得 51 個品牌及 20 家主要製造商作為原廠標準配胎,在研發與測試方面,獲得車廠的認同。
成為粉絲,看更多汽車情報->《自由時報汽車頻道粉絲團》
更多試駕影片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