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返鄉出遊!輪胎 6 大基本檢查項目你都做了嗎?(內有影音)
年節將近,許多民眾都有開車返鄉或是開車出遊的需求,除了車輛上的「五油三水」以外,輪胎也相當重要,若是在半途爆胎,可能會造成行車危險,同時還需要額外花費一筆錢,因此《自由汽車頻道》特別整理出輪胎健檢與保養的方式,提供給民眾在出遊前自己在家進行檢查。
年節將近,許多民眾都有開車返鄉或是開車出遊的需求,除了車輛上的「五油三水」以外,輪胎也相當重要。
一般在出遊前,民眾能自行檢查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看輪胎年分,在輪胎安裝超過五年後,建議每年到輪胎行進行檢查,若超過六年就應立即更換,確保行車安全無虞,至於檢查共分為六大項:
1. 確實檢查胎壓外觀。
2. 溝深不足 1.6mm 請立即換胎。
3. 避免撞擊障礙物。
4. 車輪定位務必準確。
5. 切記落實定期輪胎調位。
6. 新胎安裝後軸優先。
【教你如何自己做輪胎小健檢】
透過檢查後,民眾也可以得知輪胎是否該進行更換,一般而言輪胎需要更換的標準共有五項:
1. 輪胎老化嚴重
胎紋或是胎面上的紋路出現裂痕時,表示輪胎已經老化,胎壁的強度不足,就算里程數不多,也應立即更換避免危險。
2. 輪胎達磨耗指示線
輪胎胎紋內有一處磨耗指示塊,一但磨耗指示塊與胎面呈現接合的狀況,就代表這組輪胎該換了。
3. 輪胎起泡變型或是胎壁受傷
輪胎的胎壁出現破損或是出現腫脹起泡的狀況,代表輪胎內部鋼絲層已經受損,輪胎強度也會減弱,極有可能在高速行駛下發生爆胎。
4. 補胎太多次
輪胎補胎次數過高,一般建議還是更換新胎較為安全,主要是因為補胎處的強度早已不如新胎,補胎處過多也代表這組輪胎的強度表現不如以往。
5. 輪胎使用年限過長
就算輪胎胎紋還很深,還是每 3~5 年左右就定期更換輪胎,以免輪胎本體出現老化狀況而不自覺,進而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