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價格戰害到自己人!市調機構:僅 14% 中國電動車廠能實現獲利

2024/07/14 16:55 文/記者蘇銘翰    圖片來源/各車廠

由於電動化時代到來,中國透過政府鉅額補助以及政策優惠,誕生出大量電動車品牌,同時藉由補助實現低廉的售價,如今已經對傳統汽車品牌形成壓力,但國際市調機構《Alixpartners》報告指出,到 2030 年中國也僅有七分之一的電動車廠仍實現獲利。

市調機構指出,中國 137 家電動車廠到 2030 年僅有 19 家能實現獲利。市調機構指出,中國 137 家電動車廠到 2030 年僅有 19 家能實現獲利。

根據《Alixpartners》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電動車品牌多達 137 家,但透過分析指出,即使到電動車預計大規模增長的 2030 年,中國電動車品牌也僅有 19 家能夠獲利,甚至許多品牌都會陸續破產倒閉。

造成如此懸殊的獲利差距,《Alixpartners》分析是如今越演越烈的價格戰所導致,畢竟在已經獲利的 BYD 等領導車廠不斷壓低售價的帶動下,即使是利潤率不高的品牌也只能跟進壓低價格,最終便會造成許多車廠賠錢經營。

因此《Alixpartners》指出,屆時 2030 年將會有大量中國電動車品牌破產倒閉或是改變經營策略,預計 2030 年僅存能實現獲利的中國電動車廠會佔據全球汽車市場 33% 份額。不過在日本及北美等市場的規模會較小,因為對汽車安全的標準更加嚴格。

市調機構發現,中國電動車廠旗下產線工人的加班時數相當驚人。市調機構發現,中國電動車廠旗下產線工人的加班時數相當驚人。

另外《Alixpartners》報告中還提出一項驚人數據,便是中國電動車品牌旗下的工廠加班量相當誇張,這些電動車品牌的工人每個月額外加班時間高達 140 個小時,反觀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產線工人加班時數僅 20 個小時。

【更多試駕影片】

成為粉絲,看更多汽車情報->《自由時報汽車頻道粉絲團

SYM 迪爵 125 排氣量提升、油耗突破 60km/L

Model S 電池一壞更換費用近 60 萬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關鍵字

相關文章
編輯精選
看更多!加入汽車頻道粉絲團
網友回應

任選二部比較(限8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