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到 TOYOTA,直覺都以為是國產車,但這輛 1974 年的「Corolla 二代」不只是原裝進口,在將近半世紀前可是身分地位的象徵,當時售價可買 3 輛國產裕隆轎車,甚至可以在台南市區買一套房;車主是位 80 多歲的老獸醫,自嘲曾經時髦的跑車如今成了「歹鐵仔」,板金破損、漏水,沒有零件他就黏上矽利康繼續開,常遇到有人在路邊就跟他開價收購,但他不肯,因為這輛車乘載了那段風光的歲月。
另一款台灣經典老車「速利 301」有著美式肌肉車的流線造型、配上一對圓型頭燈,那是當年台灣裕隆引進日本 Nissan 車款、國產化的成果,結構簡單、售價便宜,連小黃司機都愛,一度成為汽車市場霸主。
但老醫師說,很多人看到他的車以為是「速利 301」,這輛「Corolla 二代」的外型跟那個時代的流行車款很像,不過這輛是進口車,跟速利是「不同檔次」,車頭的鍍鉻閃閃發光、流線車體很美、內裝用大量木紋,他記得當時一輛速利 301 賣 7 萬元,他買的這輛 Corolla 雙門跑車要 23 萬元,當時這價錢足夠在台南市中心買一套房。
TOYOTA 的 Corolla 系列車款代代相傳,至今仍有新款暢銷車,其實第一代 Corolla 早在 1966 年出廠,設計師曾設計戰鬥機,強調車體空氣力學、使用福特車廠設計的避震懸吊系統,老醫師買的這輛是第二代的雙門跑車,當年他 30 幾歲,意氣風發、在台南開動物醫院,把車開上路,總是整條路上的目光焦點,歷經幾十年風霜,現在變成了「歹鐵仔」,還是很多人為了這輛老爺車來搭訕,因為 Corolla 二代雙門跑車前後只生產 4 年,現在還能開上路的沒幾輛。
老車最怕沒零件,老醫師的跑車如今鍍鉻已不再閃閃發光,烤漆也已斑剝,一些防水膠條與板金的縫隙、破損,都只用矽利康黏補,他不是沒錢換;好幾次有人出高價想買,都被他拒絕,因為他不會開新車,也有人建議把車子整理得好看一點,不過,整理好的車他不喜歡,現在沒零件了,如果用了其他的零件,就不是「原來的車」,他寧願讓這輛雙門跑車看起來髒髒舊舊的,也不願意變成別的樣子,因為在這輛車上,代表他曾經的巔峰,至今仍然乘載著那段風光的歲月。
成為粉絲,看更多汽車情報->《自由時報汽車頻道粉絲團》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