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汽車頻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能文能武的豪華正七人座運動休旅!Mazda CX-90 演繹 5 米大物如何人馬一體

2024/05/18 08:30 文/記者蘇銘翰    攝影/記者蘇銘翰、鄭世樺

自 2016 年台灣 Mazda 引進 CX-9 後,成為國內旗艦定位的七人座休旅,而隨著 CX-60 領銜的新世代休旅家族進軍台灣,其中 CX-90 即將於 5 月 22 日正式發表,預期將取代原本 CX-9 的市場定位,擁有更加龐大的車身尺碼以及寬裕空間,並搭載縱置後驅平台以及直列六缸渦輪引擎,不僅同級性能最強還最省油,對國內七人座休旅市場發起猛烈衝擊。

全新世代的 CX-90 在外型設計上,承襲和 CX-60 相仿的風格,厚實的車頭營造沉穩大器視覺,大型直列多層次水箱護罩加上魂動之翼飾板,搭配新世代更有神的頭燈組,明顯更加霸氣。

此次試駕的屬於七人座頂規車型,腳踏 21 吋造型輪圈,並且 CX-90 車側仍可以看到 KODO 語彙的獨特線條,在光線下的豐富光影變化,再加上原廠特意外擴的前後輪拱,讓 CX-90 避免一般大型休旅的方正無趣印象多出許多運動感,尤其長車頭再加上短前懸,更令視覺重心靠後,有種向前衝刺而出的氛圍。

車尾則是新世代銳利狹長的尾燈組,近乎延伸到車尾中央的設計也帶來高辨識度,另外尾門線條、後保桿等處採用不同辨識的風格,和先前已上市的 CX-60 做出區別。

座艙則基本與 CX-60 相同,搭載有 3 具 12.3 吋螢幕,分別是全數位儀錶、中控螢幕以及 HUD 抬頭顯示,科技感充足的情況下,Mazda 並未像許多車廠一樣簡化按鍵,而是保留許多實體操控讓整體使用體驗更加直覺,尤其中央鞍座處的招牌多媒體旋鈕控制可以更精準選擇所需功能。

受惠於 5,100x1,994x1,735mm、軸距 3,120mm 的龐大尺碼,讓 CX-90 的車室空間相當寬敞,尤其第二排座椅的膝部和頭部空間充裕,再加上多段調整以及前後滑移功能,可以適合不同體型乘客需求,而第三排表現也令人驚喜,相較於國內普遍七人座休旅的狹窄,在第二排往前移且不影響乘坐舒適的情況下,CX-90 的第三排對於成年男性而言不會太過壅擠,只是大腿無法支撐的緣故,長途行駛仍較為疲累。

身為三排座椅的休旅,CX-90 的空間靈活性相當出色,既能滿足七人乘坐出遊,也可透過多變的座椅傾倒提供優異載貨空間,甚至在第二、三排都傾倒後,容量高達 2,050 公升,對於喜愛露營車宿的消費者而言空間綽綽有餘。

另外 CX-90 在安全性上也是最高規格,滿載各項主動安全配備,甚至有前方車流警示等高階系統,再加上駕駛面部辨識系統,能隨時檢測駕駛精神狀況,同時 CX-90 也獲得國際上最嚴苛的《IIHS》最高安全評價。

動力方面,CX-90 雖與 CX-60 一樣搭載 3.3 升直列六缸渦輪引擎加上 48V 輕油電系統,但相較於 CX-60 的 284 匹馬力、45.9 公斤米扭力,CX-90 一舉來到 345 匹馬力、51 公斤米的強悍水準,不僅是同級最強性能,由於採用自家研發的全新 8 速多片式雙離合變速箱,創造出 12.2km/L 的平均油耗,同樣是同級最節能。

上路後能明顯感受到 Mazda 工程師在調校方面的功力,即使是 345 匹、51 公斤米的性能數據,但一般模式下卻帶給駕駛平順輕盈的加速感受,甚至都會走走停停的情況下就像一般小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一樣溫順,但切換至運動模式時,性能完全釋放,重踩油門伴隨六缸引擎渾厚的聲浪,動力堪稱隨傳隨到,甚至二次加速時的延展性也很出色,如此允文允武的調性剛好符合 CX-90 身為七人座休旅滿載時的舒適平穩需求,又能讓駕駛自己開車時享受熱血加速。

當時速拉升後,會發現 CX-90 作為一輛車長超過 5 米的龐然大物也有靈巧身形,前雙 A 臂、後多連桿的配置下,讓其轉向精準度出色,過彎與出彎的動態穩定,甚至會忽略這款車的超長車身,相較於 CX-60 略為躁進的操駕風格,加長加重的 CX-90 反倒在縱置後驅平台的表現上更有大將之風,不過伴隨強悍性能以及龐大身形,CX-90 的制動會需要比預期更為提早,煞車的力道也要駕駛花時間適應。

另外此次懸吊設定除了賦予 CX-90 的出色轉向表現,同時 Q 彈的設定讓整體的行駛質感舒適,同時又兼顧到清晰路感回饋,搭配上比 CX-60 更進一步的隔音工程,幾乎只能聽到六缸引擎的聲浪,如此設計讓人可以感受到 Mazda 工程師的用心程度,更令 CX-90 滿足七人座大型休旅的各項需求。

總體而言,Mazda CX-90 從外觀、內裝、配備到性能操控都屬於上乘之作,海外媒體更是表示,若說 BMW X7 是最好的七人座大型休旅,那 CX-90 就是以些微差距排在第二名的好車。

而進軍台灣後,以後驅平台而言,對手直指 BMW X7、Mercedes-Benz GLS、Audi Q7 等豪華旗艦,但 200 萬出頭的價格卻又瞄準 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Skoda Kodiaq 等非豪華車款,並且都有著明顯優勢,要說 CX-90 最大的缺點就只有 3.3 升動力所產生高額稅金,牌照稅加燃料稅高達 36,860 元,這點將是決定 CX-90 銷量表現的最大變數。

【更多試駕影片】

成為粉絲,看更多汽車情報->《自由時報汽車頻道粉絲團

SYM 迪爵 125 排氣量提升、油耗突破 60km/L

Model S 電池一壞更換費用近 60 萬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關鍵字

相關文章
編輯精選
看更多!加入汽車頻道粉絲團
網友回應

任選二部比較(限8款)